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全世界都无法忘却这个时间,伴随着蘑菇云自地面升起,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引爆成功。
世界各地都在报道这一令全国欢呼的喜讯。唯有青岛一间厕所内打扫卫生的扫地老头,在听闻报道之后失声痛哭。
他无比难过,几乎是以哽咽的语气说着:“这,本该是我做的!”
这名老人究竟是何身份,为何用这样的语气说出这样自信的话语,却沦落到在青岛打扫厕所?
我们都曾听闻过邓稼先、钱三强以及王淦昌这些核弹贡献者的大名,而这位在1964年位于青岛清扫厕所的老人,他的名声丝毫不逊色于这些伟人。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的束星北!
从爱因斯坦的助手到育人成才的教授
1907年,立宪运动正在清朝如火如荼地进行,束星北出生在江都县的“开沙望族”束家,只比开国大将粟裕小了不到两个月。
束星北
和寻常家庭不同,束星北的家世,让他从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小时在私塾上学,跟随科举秀才进行学习,更是于1925年,来到了济南齐鲁大学进行求学。
束星北是经典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天资聪慧才学过人,更是一腔热血,立志要闯出一番大事业。
早在山东大学学习的日子,束星北便总结出了一些研究理论。可是当时山东大学教授的教学方式十分保守,并未对束星北的理论给予重视。
这几年,正是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几年,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的束星北在厌倦了山东大学老旧的教育方式之后,带着自己的梦想与热爱,来到了美国的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物理系继续学习。
在当时,物理学界名人辈出,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深吸引了束星北的兴趣。
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束星北在完成自己在堪萨斯州拜克大学的学业之后,开始了自己周游各国的游学之路,并于德国柏林大学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赞叹于束星北的学识以及刻苦的求知欲望,凭借束星北的两篇研究论文,爱因斯坦决定让束星北留在自己的身边作为助手继续学习。
要知道能够成为爱因斯坦的助手,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令无数人为之惊艳。
爱因斯坦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德国反犹太人的活动日益加剧,纳粹主义的兴起,让爱因斯坦自己都自身难保。
迫于形势的压力,束星北不得不离开柏林大学,带着自己的知识一路兜兜转转,最终来到了令无数人追求的英国爱丁堡大学。
在这里,束星北遇见了的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孙子C·G达尔文博士,并在C·G达尔文以及惠特克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物理与数学的深造。
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束星北便凭借一篇《论数学物理的基础》的论文,成功得到了爱丁堡大学的硕士学位。
达尔文
并在两位恩师的引荐之下,来到剑桥大学,跟随大名鼎鼎的爱丁顿博士继续进行自己的求学之旅。
1930年9月,如同人生开了外挂一般的束星北回到了美国,受聘于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助教职位,并于1931年再度获得硕士学位。
背井离乡数年,束星北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正如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那样,束星北深知自己灾难深重的祖国,更加需要自己的学识才华。
1932年,他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以及先进的科研条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束星北
来到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物理教官,不过任职不到一年,就因为当面责难蒋介石,毅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
原来当时蒋介石正在学校视察,而他接见的几名军官中便有束星北在内。
当时“一.二八”事变的舆论如火如荼,束星北对于蒋介石的妥协大为愤怒,于是当众让蒋介石感到难堪。
